omniture

專家呼吁:關注癲癇與雙相障礙,及早規(guī)范化治療是關鍵

GSK中國
2021-11-10 22:07 5328

上海2021年11月10日 /美通社/ --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于 11 月 5 日至 11 月 10 日在上海如期舉行。展會期間,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主任醫(yī)師陳俊教授、上海瑞金醫(y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醫(yī)師徐紀文教授在GSK展臺就中樞神經系統(tǒng)相關疾病展開了深入討論與交流,希望借助進博會的廣泛影響力,提升癲癇、雙相障礙等疾病的公眾認知,為實現“健康中國 2030”目標提供助力。

與會嘉賓與主持人互動討論
與會嘉賓與主持人互動討論

雙相障礙:盡早接受規(guī)范化治療,才能回歸正常生活

雙相障礙一般指臨床上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fā)作,又有抑郁發(fā)作的一類心境障礙。陳俊教授形象地介紹了“雙相”的概念:它是兩個極端,一端是輕躁狂發(fā)作,另一端是抑郁發(fā)作。通俗來講,就像坐上了“情緒過山車”,讓人時而置身云端,時而又被裹挾著俯沖山腳。

陳教授結了雙相障礙的危險因素,可以大體上分為三類:

生物學因素,雙相障礙在整個精神疾病當中是生物學因素非常突出的一個疾病,它的生物遺傳度僅次于精神分裂癥,甚至有 70% 到 80% 的基因遺傳度是和精神分裂癥是重疊的。此外,物質的濫用也是危險因素之一,包括酒精毒品等的濫用;還包括母體懷孕過程當中病毒感染從而影響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的情況以及既往精神病史等也是相關的高危因素。

患者的個體因素以及心理因素,性格特征不穩(wěn)定的人群更有可能出現雙相障礙。

社會因素,涵蓋來自工作以及人際交往上的壓力,成長過程中言語或行為上的虐待等等,這些不良的經歷也都可能導致雙相障礙的發(fā)生。

相較于抑郁癥,雙相障礙在公眾的認知度較低。但事實上,雙相障礙是臨床常見的精神障礙,中國精神健康調查顯示,我國雙相障礙的終身患病率達 0.6%。

雙相障礙是終生疾病,如果不加治療,將給個人和家庭帶來嚴重影響。陳俊教授介紹,雙相障礙患者的人際關系往往較差,因暴躁和沖動而造成的沖突和事故也急劇增加。

約有 25% 的雙相障礙患者至少一次企圖自殺,且至少有 1/5 的患者實施過自殺。而由于大腦某些區(qū)域的神經元容易喪失和萎縮,導致雙相障礙患者可能會出現認知障礙。同時,雙相障礙患者罹患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可能會升高 2~4 倍。

目前,雙相障礙的治療方式以藥物治療為主,在保持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的基礎上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颊邞斪襻t(yī)囑,按時服藥。

陳教授強調,雙相障礙絕不僅是“心靈感冒”,它和普通的輕度的抑郁癥是不一樣的,一旦確診一定要尋求專業(yè)的精神心理科治療以及藥物治療。對情緒問題的忽視、對“精神疾病”標簽的恐懼、甚至對輕躁狂期思如泉涌狀態(tài)的迷戀,都可能成為求醫(yī)的阻礙。不要忌諱求醫(yī),早一步找到它,才能早一步從它手中奪回原有的生活。

此外,由于雙相障礙臨床表現不典型或隱匿,容易導致誤診或漏診。陳教授介紹:“雙相障礙患者可能有一段時間很典型的抑郁,有一段時間很典型的興奮,但是還有一種狀態(tài),既有興奮,自己感覺又比較差,就像我們有兩杯,一杯牛奶,一杯咖啡,當他很典型發(fā)作的時候,你能分清楚躁狂還是抑郁,牛奶還是咖啡。但是當把兩個杯在混在一起的時候,牛奶咖啡的時候,就會分不清楚?!?/p>

癲癇:我國治療存在很大缺口,規(guī)范化治療是控制疾病最有效方式

會議的后半程徐紀文教授詳介紹了癲癇相關的認知與治療。在中國,癲癇是神經科僅次于腦卒中的第二大常見疾病。據統(tǒng)計,我國患病人數約 900萬,以兒童和青少年發(fā)病率較高。誘發(fā)癲癇的原因有很多,癲癇類型也比較多[1]。

關于癲癇的臨床表現,徐教授介紹道:“癲癇的表現形式非常多樣化,我們常見的癲癇典型發(fā)作形式是倒地、抽筋、口吐白沫,但這種發(fā)作形式只占常規(guī)癲癇不到 20%。而對于剩下的 80% 癲癇患者,成年人最多的表現就是發(fā)呆,比如經常在交談的時候發(fā)呆,或者做一些我們平常人認為沒有辦法理解的動作?!?/p>

徐紀文教授表示,癲癇存在一定的遺傳性,但不如在雙相障礙中一般作為突出因素。癲癇患者腦內存在結構性異常,這目前看來這種結構性的異常是造成癲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從而造成患者腦內皮質發(fā)育不良。使得本來正常的分層沒有了或者分層紊亂,同時伴隨一些異常細胞的出現,卻在磁共振上不表現出明顯異常,需要進行仔細辨別。除此之外,外傷、腫瘤、血管、炎癥,任何腦部的器質性的疾病都可能造成癲癇,所以癲癇的危險因素十分廣泛的。

癲癇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徐教授指出,癲癇的頻繁發(fā)作可能造成人際關系矛盾、智力損傷等等危害。同時,癲癇患者可能并發(fā)多種合并癥,疾病負擔沉重。且癲癇的發(fā)作很可能提高患者的意外死亡率,比如交通事故、高空墜落、掉河溺死等事故都有可能在癲癇發(fā)作時不幸上演。

癲癇危害巨大,但我國目前治療現狀堪憂,多數癲癇患者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治療,存在很大的治療缺口。國內一項隨機調查顯示,僅有25%的患者在接受合理和規(guī)范劑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而41%的患者從未接受過抗癲癇藥物治療。

事實上,如果接受規(guī)范、合理的抗癲癇藥物治療,70%~80% 患者的癲癇發(fā)作是可以控制的,其中 60%~70%的病人經2~5年的治療可以實現停藥。201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出版的《全球癲癇報告》指出,約有25%的癲癇病例可以得到預防,且70%的癲癇患者可以通過低成本和有效的藥物來實現無發(fā)作。徐教授強調,癲癇并不可怕,及時就醫(yī),選擇正規(guī)醫(yī)院及正規(guī)療法,謹遵醫(yī)囑堅持服藥,是控制癲癇最有效的方式。

此外,患者家屬的日常護理和支持是預防癲癇發(fā)作的重要因素。專家指出,患者應對自己的生活習慣進行合理管理,按時服藥、規(guī)律作息、保持樂觀的心情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時,患者家屬應了解應對癲癇發(fā)作的救護方式,并給與相應的照護和精神支持。

在本次會議最后的圓桌環(huán)節(jié),陳俊教授、徐紀文教授以及GSK中國核心處方藥業(yè)務部負責人黃凈瑄女士,GSK中國處方藥醫(yī)學總監(jiān)Pauline博士共同探討了中樞神經系統(tǒng)在我國的診療現狀。

在提高患者醫(yī)療可及性方面,黃凈瑄女士表示,GSK多年來一直跟中國抗癲癇協(xié)會合作,通過癲癇中心這個項目,為中國癲癇分級診療體系建立貢獻企業(yè)的一份力量。目前已有 39家國家級癲癇中心被評定,超過160家二級跟三級的癲癇中心也被評定。隨著拉莫三嗪今年雙相適應癥的獲批,GSK將持續(xù)關注相關領域,推動醫(yī)生和大眾患者的教育,希望能夠惠及更多的雙相患者。

藥物可及性也是被重點談論的話題。GSK中國處方藥醫(yī)學總監(jiān)Pauline Ng表示:“可及性提高是我國中樞神經領域至關重要的課題。我們看到中國患者面臨的未被滿足的需求。為應對這些挑戰(zhàn),GSK努力提供新的‘鑰匙’,幫助患者從疾病手中奪回平靜,回歸正常生活。以拉莫三嗪為例,這是一款經典老藥,臨床廣泛用于癲癇治療。在長期臨床過程中,我們發(fā)現一些特殊人群老人、兒童、吞咽困難的患者的使用需求,2018年上市了分散片劑型,從工藝改良角度提高滴定劑量的準確性及服藥的便利性;2021年又新增獲批雙相障礙這一新適應癥,幫助解決當前中國醫(yī)生治療選擇合適藥物有限的困境?!?/p>

[1]. Wang WZ, Wu JZ, Wang DS,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gap in epilepsy in China: an ILAE/IBE/WHO study. Neurology. 2003;60(9):1544-5.

 

消息來源:GSK中國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醫(yī)藥健聞
微信公眾號“醫(yī)藥健聞”發(fā)布全球制藥、醫(yī)療、大健康企業(yè)最新的經營動態(tài)。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