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4年12月30日電 /美通社/ -- 如何做到迅速點擊破百萬?如何吸引主流媒體和網友主動分享?如何將熱點新聞多角度與可視化結合并完美呈現?
大眾和專業(yè)并非天生對立
楊福:要讓用戶理解財經
中國近代史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哲學家叫馮友蘭,他在總結自己一生的時候說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話,叫“闡舊幫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高明的境界并不非要在多高的地位上獲得,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便可達到)。
有了這個思考之后,我們啟動了《魔鬼經濟學》這個欄目,用最深入淺出的說法闡釋熱點話題,讓我們龐大的用戶能夠去理解跟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的東西。
坦白講這是一個非常難的任務,在國外非常牛的經濟學家才敢這樣。我們也在嘗試進行摸索,承蒙出版社同志的抬愛,今天能夠有幸把它變成一本書。希望在接下來的欄目的運營中,能夠不斷地去提高、改正,真真正正讓騰訊財經把它的平臺優(yōu)勢跟中國豐富廣大的投資者群體有一個更緊密的對接。
微觀和宏觀并非不可兼得
高連奎:理論用于實際就會很有意思
在人們普遍印象中,微觀經濟學跟生活聯(lián)系得比較緊,畢竟宏觀經濟學主要是講國家,而微觀經濟學講的更多是企業(yè)和大眾。人們一般情況下認為微觀經濟學更有意思,其實宏觀經濟學也不差。
我是搞理論經濟學,在我看來,單純理論是沒有意思的,理論一旦用于實際就會很有意思。
要將理論用于實踐,就需要對專業(yè)性有更好的把握。財經媒體以前走專業(yè)路線的比較少,一般都是報道新聞,順帶著代入一些傾向和觀點。如果側重于揭露一個結論,那么較好要有一批固定的專家團隊在背后給予支持。
專家和大眾并非千里相隔
李德林(微博):把專業(yè)吃進去再吐出來
我們遇到的財經里面的最忌諱的就是堆一大堆的所謂的專業(yè)所謂的數據顯示我們特專業(yè)。國內有些財經媒體總喜歡把自己當成專家,用一堆的專業(yè)術語把財經關進象牙塔里面。為什么?因為擔心外面的人能夠輕松地進來,使他們就會失掉飯碗。
但較好的經濟學不是這樣的?!赌Ч斫洕鷮W》我每期都看,很好玩,很簡單。把這個象牙塔打碎,讓所有的人都能夠看得懂,我相信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讓所有的人都能夠看得懂財經,都能對財經產生興趣。
現在中國的財經新聞是大有可為,只是我們現在怎么樣去為的問題,我們一定要讓非財經類專業(yè)人看得懂,讓90后的小孩們看得懂,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學會怎么樣把專業(yè)吃進去再吐出來。
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并非難以整合
劉康:方式不同,目的一致
很多經濟學原理略顯生澀,我們自己也需要嘗試著從新聞的閱讀中了解它:它是如何貼近我們生活的?它怎么來影響我們的生活細節(jié)?理財收益也好,消費習慣也好,好的內容一定是和普通人非常非常貼緊的,這樣的內容才能讓人覺得讀完了有收獲。
未來怎么發(fā)展我們可能不清楚,但我們會做一些嘗試,比方說現在流行的移動端的H5技術,以及UGC的產出(從用戶里面生產內容)。
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可能方式不一樣、技術手段不一樣,但是最終的目的肯定都是一致的希望能夠把我們的用戶做一個整合,并對他們負責。
12月26日,騰訊財經出品的新書《魔鬼經濟學》重磅來襲。在發(fā)布會上,騰訊財經中心總監(jiān)楊福、人民出版社經管編輯部的副主任鄭海燕、著名經濟學家高連奎、著名財經作家,萬有新媒體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李德林,與新華網、人民網、證券日報等數十家媒體代表共聚,一起探討財經新思路,新聞新方向。
《魔鬼經濟學》——新聞中的身邊事,生活中的經濟學
2014年3月,騰訊財經推出了一檔原創(chuàng)視頻欄目——魔鬼經濟學,通過每期2分鐘的視頻,把新聞中的大事及生活中的小事解構成了有趣而又可用的經濟學常識。
基于這樣一檔原創(chuàng)的視頻節(jié)目推出的圖文版《魔鬼經濟學》,延續(xù)了輕松幽默的風格,內容上則更加專業(yè)和飽滿。京東等各大書店均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