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重新定義炒酸奶,「艾炒酸奶」張文雷:產業(yè)升級會孕育一大批創(chuàng)業(yè)機會

2023-06-28 17:47

作者丨張成   報道 | 消費界用飲品思路做甜品

正文5008字 | 13分鐘閱讀

放眼全球,我們很少看到像當下中國這樣豐富且變幻的消費市場。消費環(huán)境的復雜性無疑加劇了品牌發(fā)展的不確定性,但刺透迷霧,我們卻看到了那條最具確定性的時代主線——通過產業(yè)升級,來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聚焦餐飲行業(yè),我們發(fā)現,在產業(yè)升級的大潮下,一位90后創(chuàng)業(yè)者想要把炒酸奶行業(yè)重做一遍。

盡管剛過而立之年,但張文雷卻已經在餐飲行業(yè)摸爬滾打了十年。這十年間,他賣過甜品、做過輕餐,也開過水吧,踩過不少坑,卻也積累了大量實戰(zhàn)經驗。2020年底,看到炒酸奶產業(yè)升級機會的他,創(chuàng)辦了新式炒酸奶品牌“艾炒酸奶”。

早先炒酸奶都是些無品牌的街邊小店,而艾炒酸奶卻全面升級了原料和服務,并將店面搬到了高端商場,以現制茶飲的運營方式進行管理。優(yōu)質的產品和服務使艾炒贏得了用戶青睞,收獲了高達40%的復購率。

不僅如此,艾炒差異化的定位更是能夠為商場創(chuàng)造價值。

與一些高度依賴黃金位置的業(yè)態(tài)不同,無論在何區(qū)位,20平左右的艾炒門店前常常排起長隊,成為商場中的一個高坪效店鋪,并有效帶動商場客流。

正是因為給用戶和商場帶來了突出價值,僅耗費兩年半左右時間,艾炒已在全國開出了百余家店鋪,其中31家位居全國前100客流量排名的購物中心。

推動產業(yè)升級,既需要創(chuàng)業(yè)者對市場結構性機會的敏銳捕捉,也需要對戰(zhàn)略方向和經營策略的深入思考,更需要將一件件小事做好的貼地飛行能力。在這些方面,快速成長的艾炒酸奶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在還沒有創(chuàng)辦艾炒酸奶之前,張文雷在團隊內部會議上提出了一個看似荒謬的問題:有什么不是水吧,但經營模式與水吧類似的業(yè)態(tài)?

話音剛落,會議室內所有人都笑了。但這一問題并非是沒有來由的胡思亂想,當時的張文雷團隊還在經營鮮榨果汁生意,市場環(huán)境之“卷”讓團隊對于品牌未來發(fā)展前景感到頗為悲觀。

從競爭態(tài)勢上看,水吧的各個細分賽道幾乎都已成為紅海。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報告顯示,2022年年底在業(yè)的新茶飲門店總數約48.6萬家,比2020年年底的37.8萬家增長超28%,行業(yè)已進入成熟期上半段。與此同時,新茶飲還在不斷擠壓鮮榨果汁的生存空間。

水吧業(yè)態(tài)之卷不僅體現在對用戶的爭奪上,還反映在商場招商上。所有的現制飲品品牌都在競爭優(yōu)質點位,但高流量商場是有限的,一個商場內能夠容納的飲品店也是有限的,而商場也只會接受那些能夠帶動客量的頭部品牌或網紅品牌。像這樣,餐飲行業(yè)的馬太效應已不知“卷死”了多少品牌。

因此,張文雷才想要跳出水吧的紅海,在餐飲大賽道中為自己找到一個更有前景的生態(tài)位。但這又不意味著完全拋棄原有的行業(yè)經驗,因為做好餐飲考驗的是團隊對細節(jié)的把握,而多年的水吧運營經歷讓團隊充分摸清了這一業(yè)態(tài)的門門道道。綜合了這些考慮,張文雷才想要找到一門不是水吧卻又類似水吧的生意。

于是張文雷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考察。十多個城市跑下來之后,他有了一個發(fā)現:炒酸奶在哪都有,但市面上又沒什么有規(guī)模的品牌,這個東西好吃但是行業(yè)規(guī)則不統一,各個店做的都不一樣,有用果醬的、有自己發(fā)酵酸奶的。正因此,張文雷認為,有品類但無品牌的炒酸奶行業(yè)存在產業(yè)升級的潛力。

而從品類基因上看,炒酸奶本質上屬于甜品,其與飲品在消費場景上存在一定差別,這就使得炒酸奶品類避開了與飲品的正面競爭,更容易在飲品店林立的商場內脫穎而出,進而得到商場的青睞,而且艾炒作為率先實現炒酸奶升級的品牌,更能夠贏得先發(fā)優(yōu)勢、搶占用戶心智。

張文雷說:“街邊的炒酸奶可以滿足10年前人們對于食物的基本需求,但是不夠健康,后來一部分人還在選擇5-6元的炒酸奶,但是另一部分更加注重食物的品質,他們就不再會選擇這樣的炒酸奶。那么連鎖性的、制作流程清晰的品牌,就滿足了這部分用戶的需求。”

為一類擁有特定需求的用戶創(chuàng)造出具有差異化的產品,艾炒酸奶為自己在高度內卷的餐飲市場中找到了一條新路。

創(chuàng)業(yè)九死一生,有方向不代表能跑通,但歷經兩年半,艾炒早已完成從0到1的驗證,并走在從1到10甚至100的規(guī)模擴張中。而之所以艾炒酸奶能夠以如此快的速度開出百家門店,并實現近40%的復購率,除了一開始對市場需求的捕捉,更離不開其在選址、產品、規(guī)?;榷鄠€維度上的審慎思考與合理策略選擇。

第一,選址上,堅定“街邊店購物中心化”方向,在解決品類特定問題的同時占據流量高地、提升品牌認知,與購物中心實現雙贏。

毫無疑問,開到購物中心去,是炒酸奶實現產業(yè)升級的一條可行路徑。一方面,購物中心的區(qū)位更容易突破用戶對于炒酸奶的傳統認知;另一方面,購物中心對店鋪管理的高要求也會倒逼品牌進行升級。據了解,艾炒酸奶對百家門店進行了統一的視覺設計,使其以一種更現代和年輕的方式成為品牌展示的第一窗口。

與此同時,購物中心的環(huán)境也能在客觀上突破炒酸奶品類自身的局限。事實上,早在提出炒酸奶這一方向的時候,張文雷就曾遭到團隊成員質疑:炒酸奶在冬天不適合銷售,有很大的季節(jié)性問題;夏天太熱,炒酸奶也很容易化,影響用戶體驗。但在商場冬熱夏涼的空調環(huán)境中,這些問題便迎刃而解。

艾炒需要購物中心,購物中心也需要艾炒。正如上文所說,水吧高度內卷之下,商場迫切地需要甜品和其他新業(yè)態(tài)進行補充。而作為商場中的一種創(chuàng)新業(yè)態(tài),炒酸奶能夠有效地形成一種吸力,無論其處于什么位置,都能帶動商場客流,創(chuàng)造高坪效。

占據品類優(yōu)勢的同時,再得益于疫情大環(huán)境下市場上出現了大量餐飲空鋪,艾炒敏銳地把握住時間紅利,以較低成本拿到了原先市場環(huán)境下拿不到的鋪位。

綜合天時地利人和,艾炒搶占了優(yōu)勢點位,在全國前100客流量排名的購物中心成功占據其中31家,贏得了客流優(yōu)勢,并真正實現了炒酸奶品類從1.0街邊店時代到2.0商場店時代的跨越。

(北京朝陽大悅城店)

第二,產品上,對產品原料和品質進行極致追求,通過細節(jié)提升用戶體驗,從而推動品牌高復購。

對于炒酸奶的升級,自然不能僅僅通過選址和設計實現,提升產品力才是內功。傳統炒酸奶的食材無法保證,那么艾炒酸奶就需要盡可能地使用更好的原料,來提升炒酸奶的品質感和健康性。

以抹茶原料為例,艾炒并沒有隨波逐流選擇市面上名氣更大的宇治抹茶,因為團隊測試下來云南騰沖9月份的白茶頭茬茶研磨而成的抹茶粉是品質更好的抹茶。

“我們收到很多抹茶工廠的樣品,但試完之后總感覺差口氣,所以我們就自己去云南看抹茶是怎么種植的,最好的抹茶究竟是怎么做出來的,只有溯源才能幫助艾炒找到好原料。”張文雷表示。

艾炒選擇榴蓮的邏輯也是類似。盡管艾炒主打新鮮現制,但榴蓮并沒有用新鮮榴蓮,因為市面上的新鮮榴蓮都是在留戀生的時候摘下來放熟的,而只有冷凍榴蓮能做到熟了之后立即冷凍鎖鮮。艾炒團隊進行產品測試后發(fā)現冷凍榴蓮口感最佳,因此團隊最終選擇了冷凍榴蓮。

除原料升級外,在食用方式上艾炒也進行了升級。傳統街邊店讓用戶用勺子吃炒酸奶,但這并不是適合產品形態(tài)的最優(yōu)解,為此艾炒與上游工廠合作做了一個夾子,讓用戶以更便捷的方式食用炒酸奶。所謂用戶體驗都在細節(jié)之中,這就是艾炒酸奶為這句話所貢獻的一個絕佳案例。

第三,擴張上,通過“自營、加盟、托管”并舉的方式擴大品牌影響力,在“快與慢”中做好平衡。

擴張是不少餐飲品牌的心?。和耆睜I難以實現快速擴張,實現規(guī)模效應;放開加盟又難以對加盟商進行管理,容易損傷品牌形象。為此,艾炒酸奶的解法是用托管模式在速度與質量之間尋求平衡。

所謂托管,也就是由艾炒總部負責合作伙伴店鋪的經營,加盟商無需操心過多,這無疑會加大艾炒團隊的管理壓力。艾炒會收取加盟商營業(yè)額三個點的管理費,張文雷透露,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管理費并不足以覆蓋總部的投入成本。

“只有盈利的門店我們才收取管理費,虧損的門店是不收的。這就在制度層面上,讓區(qū)域經理有動力去開一家能夠掙錢的店,從而讓品牌能夠實現長期良性運轉。”張文雷表示。

(杭州來福士店)

第四,門店上,選擇合理店型,并創(chuàng)新員工管理方式,從而提升整體效率。

傳統甜品店往往提供座位,單店面積往往在40平以上,但艾炒酸奶卻借鑒了飲品賽道思路,摒棄了休息區(qū),僅保留20平左右的制作區(qū)。更加輕盈的店型使得艾炒能夠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產品本身,并降低租金成本,縮短合作伙伴的回本周期。以上海區(qū)域為例,據了解,2022年艾炒酸奶的單店月均營收約為15萬元,平均回本周期約為8-9個月。

精簡的店型有助于提升坪效,而人效是提高門店綜合效率的另一個關鍵。不難理解,對于炒酸奶品類來說,早上9到11點單量不多,為了提升人員效率,艾炒補充了厚切酸奶這一產品,它可以由員工在閑時制作,再放入冰箱當日進行售賣。這一方面填補了員工的時間空檔,也在忙時,尤其是顧客需要等待20分鐘以上的時間段,為不愿等待的用戶提供另一個選擇。

產品與效率是餐飲品牌的生命線。艾炒酸奶借鑒相對成熟的飲品門店模型和運營方式,實現“甜品的飲品化”,從而在提升商業(yè)效率的同時為用戶創(chuàng)造出了更優(yōu)體驗。

事實上,與前些年新式餐飲品牌的蒙眼狂奔不同,艾炒用兩年半的時間開出百余家門店,是一種“控制”之下的成果。

張文雷表示,之所以如今艾炒酸奶開出了一百多家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艾炒需要給團隊以及合作伙伴創(chuàng)造實際價值,但從創(chuàng)始人視角來看,比起規(guī)模,他更渴望的是建立一個真正的品牌。他認為,餐飲行業(yè)沒有太大的技術壁壘,那么要想做到別人沒法抄襲,就要把自己做“重”。

所謂“做重”,并不是指采取重資產模式,而是說豐富艾炒的品牌底蘊,讓別人“根本看不懂它哪里好,但一看就覺得它很好”。很顯然,這是一個涉及到產品、服務、體驗等多個維度的綜合概念。

這樣的經營理念,讓艾炒酸奶在成長過程中明確了取舍。張文雷說:“做企業(yè),要想清楚最終要干成一件什么事情。如果只是追求規(guī)模和利益,那它一定不是一個長久的生意,這不是一個做品牌的行為,它會讓發(fā)展過程中的很多決策變形。要是想做品牌,那就要做好長期沉淀的準備。”

(上海萬象城店)

當然,作為一個僅成立兩年半時間的企業(yè),艾炒酸奶自身還需要進行更為長期的品牌積淀。據了解,在短期的1-3年內,艾炒酸奶將在品牌、產品和文化等多個維度上進行持續(xù)的迭代升級。

品牌上,艾炒酸奶將進行新一輪視覺升級。如今艾炒的IP形象是熊貓,這是因為如果有朝一日艾炒能夠成為國際化品牌,那么所有人都能認出這是一個中國品牌。在此基礎上,張文雷認為,艾炒還應該融入更多的中國元素,例如與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更為有機的結合,這既能傳承歷史,也能增添艾炒品牌的厚重感。

產品上,艾炒將持續(xù)對原料進行溯源和升級,例如推出現磨抹茶,以及將更優(yōu)質的食材提供給用戶。

團隊上,艾炒將加強對團隊文化建設,在企業(yè)內部形成一種良性價值觀,既凝神聚氣,也讓團隊成員充分感知到自身價值。

就像新式茶飲逐漸開始追求茶底本身的品質一樣,張文雷認為,回歸本質是中國餐飲行業(yè)的長期趨勢,這意味著追求優(yōu)質食材的新鮮本味。

“放在艾炒上,回歸食物本質就是艾炒最終要做的事情。這在根本上是一個選品的事情,也就是把最好的東西挑選出來放在店面里。用戶不需要再去做研究,而是絕對信任艾炒的選擇,這便是品牌的力量。”打造品牌道阻且長,艾炒酸奶還在路上。

消息來源:消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