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豆瓣評分9.2,美記者稱《新聞編輯室》嚴重浪漫化

豆瓣評分9.2,美記者稱《新聞編輯室》嚴重浪漫化
豆瓣評分9.2,美記者稱《新聞編輯室》嚴重浪漫化

凌晨3點,李曉亮還沒有睡覺,從堆滿舊報紙的書桌上扒拉出一盒方便面熟練地泡上。因為長期不開伙,連出租屋里的老鼠都已經舉家移民到隔壁。然后,他打開電腦,習慣性地翻出一部電視劇作為夜宵佐餐。作為在“報紙—網站—電視—報紙”都干了個遍的新聞從業(yè)者,李曉亮說:“看到《新聞編輯室》第一集時,這一針雞血,使我徹夜難眠?!?/p>

  《新聞編輯室》,這是一部在豆瓣網上評價高達9.2分的美劇,這個評分略低于《肖申克的救贖》,但已經超過了《泰坦尼克號》。該片講述了一個虛構電視臺“亞特蘭大有線新聞臺”,在主播威爾的帶領下,沖破各種阻力、報道新聞真相的故事。

  劇中對新聞理想主義的浪漫渲染,使新聞人這一鎂光燈下的職業(yè)更加受關注。不同的聲音開始此起彼伏,比如,“從來沒有一部片子可以勵志到讓我泣不成聲,理想主義萬歲!”;又如,“千萬不要把新聞媒體想象得太神圣,社會變革絕對不是主要靠電視演播室里的這幫人?!?/p>

  《新聞編輯室》的編劇艾倫·索金,借此劇向理想中的新聞行業(yè)致敬,劇中的故事和理念有著超脫現(xiàn)實的完美。當中國的同行看完此劇,再念及自身,似乎感慨更多。

  “傳媒人士必看”?

  6月底首播的美劇《新聞編輯室》第一季已經更新到了第8集,劇中涉及的所有新聞都是2010年后發(fā)生過的真實事件,如墨西哥灣石油泄漏、埃及前總統(tǒng)穆巴拉克下臺等等。

  好萊塢金牌編劇索金,延續(xù)了其喜用大段對白描繪社會精英的一貫風格,第一集一開場,主人公威爾就在一群大學生面前滔滔不絕地演講:“我們過去的確輝煌過,我們會為正義而拼、為道德而戰(zhàn)。因合乎道德而立良法,因違背道德而廢惡法……可現(xiàn)在的美國再也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了?!?/p>

  因為對白和故事背景復雜而被稱為“高智商神劇”,而且閃耀著新聞理想的光環(huán),該劇一傳入中國,就被貼上了“傳媒人士必看”的標簽,再加上諸多名人推薦,《新聞編輯室》迅速走紅。

  從業(yè)四年的報社編輯張小飛,每看一集都會寫下一則短評:“第一集:它更多的是傳達一種對新聞的瘋狂、一種將理想主義帶入工作的追求……第三集:新聞采訪中的問答就該和法庭辯護那樣,緊張、刺激、機智、針鋒相對、咄咄逼人、不依不饒……”

  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大四學生羅濤在微博上寫道:“《新聞編輯室》是我最近看到的最讓人淚流滿面的美劇,這是美國電視業(yè)內的映射。傳媒集團的老板和政治團體有生意來往,壓制著主持人的新聞自由,但是主播威爾卻不畏強權,只報道事實,這是我看得最激動人心的一段。在中國,拿什么來拯救我們的電視?”

  和在中國受到的熱捧相比,美國本土對該劇反響平平,甚至頗有微詞?!度A盛頓郵報》評論:“它充滿了不斷的嘰嘰喳喳和高談闊論?!薄都~約時報》說:“如果主角少點說教、回到新聞報道本身,會好看很多。”在美國影評網站Metacritic上,這部劇集僅得到了57分(滿分100分)。而隨著詬病其過于理想主義、對白冗長、背景艱澀等批評的出現(xiàn),豆瓣網上的評價也從最初的9.4分回落到9.2分。

  “它一集的信息量相當大,如果不是對美國的政黨、政治、社會、媒體有一定的背景知識,看起來基本是云里霧里。即使有字幕組貼心的注解,一般觀眾還是很難入戲,外行看的就是熱鬧?!崩顣粤琳f,“我作為‘新聞民工’,對比下現(xiàn)實,也只是看著解氣而已?!?/p>

  中美新聞人的集體幻想?

  正如索金在《白宮風云》中將美國總統(tǒng)這個職位理想化了一樣,從未在新聞行業(yè)工作過的他,在《新聞編輯室》中也極大地浪漫化了新聞業(yè)。索金筆下的人物“沒一個缺錢的,也沒一個是為了錢而奮斗的”。

  有美國記者指責劇中的新聞產業(yè)并不真實,索金回應道:“我喜歡書寫那些不披斗篷、不上偽裝的英雄們?!缎侣勓莶ナ摇肥俏覀儔裘乱郧蟮男侣劗a業(yè)狀態(tài)。它注定是一個美妙的幻想,與現(xiàn)實中各種真實而嚴重的事件相對立?!?/p>

  中國普通觀眾對于此劇的追捧,多少有些對國內媒體“怒其不爭”的意思。微博上的激烈言論不斷,諸如“每當刷微博刷出‘新聞已死’的絕望,我就看一集《新聞編輯室》提神。”“做新聞的人,希望多看看《新聞編輯室》,播的是良心是事實,還是收視率、炒作?”

  而業(yè)內人士在最初的興奮之后,也開始思考這部披著“新聞理想”美麗外衣的美劇是否真的如此美好。

  “我相信這不是美國的事實?!睆埿★w說,“這也是美國同行的理想,西方媒體的自由也有束縛。比如在第三集中,威爾的評論觸及了電視臺高層的利益,他們決定解雇他。其實國外的輿論環(huán)境并不比我們好多少,他們在報選題的時候,也會說‘蘋果公司新一代手機發(fā)布,眾人熬夜排隊購買’。威爾代表的,其實是一種已經消失、或即將消失的新聞理想,”

  “看了之后,我覺得自己就是威爾鄙視的那種人,只給大眾呈現(xiàn)‘粉飾太平’的內容,不會接觸到事物的本質。就像北京暴雨,我們的媒體都在說‘最可愛的排水工’、‘互幫互助的市民和私家車司機’,這沒有錯,但是問責相對來說還是太少了?!睆埿★w說。

  李曉亮認為,《新聞編輯室》的火爆是一個圈子里的自娛自樂:“關注的人都是媒體界、文化界的,他們一般都有一定的話語平臺,經過微博一擴散,就有了那種虛假繁榮??吹谝患瘯r我激動了一下,但別真把它當成為新聞業(yè)樹碑立傳,它跟真的新聞圈沒啥關系,與兩國的現(xiàn)實也都是有距離的。”

  這則微博多少反映了中國新聞人追捧此劇的心理:“我們完全可以拍一部姊妹劇,就叫《新聞審查室》,絕對是驚心動魄的美劇范兒: 新聞紅燈突然閃起,有關部門臨危不亂,各大網站火速刪帖,通稿走起,審查室深夜亮燈,IT精英攻克異見人士信箱,五毛緊急動員……”

  醫(yī)生才能宣布他死亡,新聞不能

  《中國之聲》主持人郭靜,不久前針對北京“7.21”暴雨發(fā)表了一則微博:“有人呼吁記者調查并公布北京暴雨死亡人數,急切心情可以理解,記者應該有作為,但是確認死亡需確鑿的證據,這也是對每個生命的尊重!還記得《新聞編輯室》4嗎?‘確認死亡的只能是醫(yī)生,新聞不能!’北京是否可定時公布最新統(tǒng)計的真實準確的遇難者人數及名單,別讓坊間傳聞道聽途說再對人們造成傷害?!?/p>

  一場暴雨檢驗了北京的下水道,也檢驗了報道災難的新聞從業(yè)者。但如“這是個人。醫(yī)生才能宣布他死亡,新聞不能”這句臺詞所說,媒體并不能凌駕一切。

  同樣以新聞媒體為主角,近期上映的國內電影《搜索》講述了一個并不理想浪漫,反而有些殘酷的故事。電影中的女主角葉藍秋,因為在公交車上沒有讓座而遭遇媒體“人肉搜索”,成為全城議論的對象,同時又被查出癌癥;心力交瘁的她最后放棄治療,絕望自殺。電影中有一個細節(jié),葉藍秋已經為此事道歉,媒體也錄了下來,但為了造成更大的轟動效果,最終沒有播放。這為葉藍秋的死加上了一個砝碼。

  媒體的力量在這部電影中出現(xiàn)偏差,原本的監(jiān)督功能被擴張成為網絡暴力。“為了收視為了效果,你拿老百姓開刀。如果中國的媒體真如《搜索》這部電影一樣,那中國的媒體就該倒閉了?!绷_濤說得有些激動。

  一則影評勾勒出了當下網絡暴力的血腥狂歡:“一個人開車撞了人,被媒體一報,網友一挖,第二天那人就成了官二代冷血殺人魔頭。輿論立刻一邊倒,絕沒有當事人自己的聲音發(fā)出來。再爆出他拋棄過那么幾個女朋友,上學時候打過小抄兒做過弊,和人干過架,開車違過章,能引起全民大討伐就再好不過了……”

  張小飛說:“網絡媒體讓很多人以為是夢想照進現(xiàn)實。結果,不斷的謠言其實是走進了更可怕的一個現(xiàn)實。威爾和他的新聞團隊干得如火如荼,但事實上收視率是降了的。這說明,僅僅一個這樣的節(jié)目,改變不了整個大環(huán)境?!?/p>

  張小飛認為,新聞的監(jiān)督功能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著媒體能代替其他所有的社會職能部門,這一點上,《新聞編輯室》的表達有時也過于偏激?!鞍凑談±锿柕膽B(tài)度,我們之前追捧的《舌尖上的中國》這樣輕松閑適的媒體作品就是垃圾。但實際上,新聞有軟有硬,有娛樂休閑也有批評揭露。我們缺失的東西在電視劇里得到表現(xiàn),這值得欣慰,但是,如果認為只有那樣才算是新聞,就大錯特錯。”蔣肖斌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劉曉林,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trenddesign.com.cn/blog/archives/2898

China-PRNewsire-300-300